為什麼我要寫兩篇巴形女審

本文寫於2018/8/3。
2017年一刀入魂二的時候,我出了一本無料短篇集《鸚鵡的戀人們》,內容收錄兩篇巴形女審的短文(傳送門:我等教えてくれる),雖然都是巴形女審,但女審的設定卻不同。
如果你是新讀者,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我沒事幹嘛同一個配對寫兩次。
這當然不是偶然,事情的來龍去脈是這樣的,就當作我在講古,順便講講當時的寫作想法。
--
一、
首先是〈教えてくれる〉,這篇純粹出於私慾,當年(2017)七月時腦衝喊說想出巴形女審的無料,純粹為了說到做到,不枉費青春而寫的作品。

至於〈我等〉,它本來是為了刀女審合本而寫的作品。
一刀入魂二的場上,本來會有一本刀女審合本共襄盛舉,陣容很龐大,參加者高達兩位數,可惜這個企劃在場前就中止了。如今事過境遷,箇中原因我也不想多談,反正我從此學習到合本能否順產有很大的程度是建立在「主催的品行」這個基礎上。

既然合本計畫中止,我也就帶著稿子脫離出來。
寫好的稿子沒有不公開的道理,所以興起了單獨發表的念頭,但由於兩篇配對相同,放在一起發表也不會奇怪,場前反覆思考了一陣子,最後決定以短篇集的形式公開,也就誕生了《鸚鵡的戀人們》。

二、
在草擬摘要時,我估算了兩篇的完稿時間,發現中間的休養期非常短,大概不到兩周,以我當時的能力,要絞盡腦汁後馬上想出新的哽實在太強人所難。為了避免寫出兩篇太相似的作品,當初選定題材跟擬定主軸時是一起考慮的,我甚至視它們為雙生子。
關於這點,最直接體現在巴形的主動性,而這也是我認為必須把兩篇文章視作不同性質之作的根本原因。

在〈我等〉,巴形是站在主導地位,積極發展兩人的關係,這是由於最初合本的限制為沒有私設的女審,為了強調這點,也就設計出一個甜美但沒有突出個性,放任他做任何事的審神者。

相較之下,〈教えてくれる〉中登場的卑彌呼卻是強勢的存在,她利用自己的魅力誘導巴形往她希望的方向發展,這裡的巴形則像隻嗷嗷待哺的小雛鳥,在床上討糖吃,但實際上卻事事聽她的。

由於巴形的特殊設定,他完全是張白紙,只要審神者稍微心存邪念,他就會一路走歪而且毫無自覺。

他也不能搭配軟弱或沒主見的審神者,因為會往他自以為正確的方向發展,結果就是,他以為自己在保護審神者,其實是害死自己。

然而他是我很喜歡的角色,我一點也不希望在自己的作品裡看到那樣的不幸,所以我刻意捏出卑彌呼那樣的人作為引導者,〈教えてくれる〉裡頭的相處模式才是我真正看待巴形的想法。

留言